2024.07.10文字撰寫/攝影/旅讀建築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2024 年 / 文章分類 / 里裡外外 / 都市。觀察筆記

臺北舊城區街道空間觀察

文字撰寫/攝影/旅讀建築

文字大小:

臺北舊城區街道空間觀察

近年來喜愛老街的民眾日漸增加,民眾對於老街的愛好,是純粹來自念舊的情懷,或是老街與現代街道相較之下有獨到之處?

生長在臺灣的我們,時常會聽到「臺灣街景(或建築)好醜!」這樣的說法。但其實國民政府來臺初期街景並不醜陋, 談論臺灣街景,得先從建築物的外觀及街道空間的關係談起,臺灣建築外觀從日治到近代所使用的材料演變,以及其對街景影響,臺灣建築真的醜嗎?本文以臺北市舊城區為例,從街道景觀構成及演變切入,初探背後原因及可能的改善方式。

|臺北舊城區都市空間演變

臺北市舊城區主要是指三市街(艋舺、大稻埕及臺北城內),三市街自清代便已發展,至日治時期有較多變化,以下將概述日治時期至戰後都市計畫發展。

日治時期(1895-1945):市區改正所奠定的現代化街道

日治以前的臺灣為農業社會,道路多為三至六米之間,且較缺乏整體性的都市規劃,日治初期實行的「市區改正」計畫主要著重在改善公共衛生環境,以及對於臺北市後續擴張的都市空間做長遠的規劃,也奠定了臺北市都會區的發展基礎(如公園綠地規劃、道路使用強度分級概念等)。

然而,歷經市區改正後,都市空間變得如何了?歷經市區改正後的街道,以寬敞筆直的道路、圓環、公園、下水道等公共設施取代原有曲折狹窄的道路及環境衛生不佳的空間,並拆除了清代的城牆,打開了清代以來;市區改正的過程中,計畫道路上的民宅遭局部拆除後,得從日本總督府獲得一部分補償金將立面修復,因此產生了「牌樓厝」的建築類型。

由於市區改正多於大正年間執行,此時期被部分拆除的街屋對於重建立面大多以官署建築為模仿的對象,而舊城區的迪化街便是一例,除了崇尚西洋歷史樣式「牌樓厝」精細工藝外,街道建築物風格的一致性更是影響街道景觀的關鍵。

市區改正時大稻埕周邊進行新設道路或拓寬既有道路概況 (底圖來源:1904臺北市街市區計劃改正決定ノ件-臺北市區改正圖,製圖 / 旅讀建築)

攝影/旅讀建築

戰後時期(1945-1991):都市計畫發展下的快速擴張

戰後初期大致上沿用日治時期之都市規劃,大量的人潮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當時政府尚無力處理大批人口的居住問題,因此土地範圍廣大的南飛行場空軍接收後並未修建為軍用機場,而是形成臺北市最大的眷村,後續再改建為高層國宅,也就是現在的南機場地區。

1970年進行了「華江計畫」及1972年的「萬大計畫」,「華江計畫」是國內首次以區段徵收的方式執行都更,將原先垃圾堆及亂葬崗林立清除並興建了華江整建住宅(又稱華江整宅或環南公寓)。

「萬大計畫」設立了「果菜市場」、「魚類批發市場」、「環南家禽批發市場」。三大批發市場的開闢促成了雙園地區成為「勞動人口密集之住宅區」,居住人口從光復初期的三萬人,至1976年前後達到高峰,將近有16萬人口。因萬大計畫所促成的勞動階級住宅區現象也形成此區域建築以步登公寓、華廈為主,區域內鮮少超高層公寓大樓(12層以上)。

事實上,約莫1980年~1990年間,正是臺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建築業也是一片榮景,但相反地,此時期注重的是快速生成的建築商品,立面開始大量出現二丁掛面磚,立面表情單調且無趣,加上大量高彩度的招牌及管線,且家家戶戶幾乎都有鐵窗增建的樣貌。

這些違建、高彩度且突出程度不一的看板及隨意增設的管線,最後再加上未經規範的建築立面,以上種種才造就了臺灣街景之混亂景象。

華江整宅,1971年落成 (攝影/ 旅讀建築)

華江計劃執行前,此處為垃圾場及亂葬崗之處(底圖來源:1958臺北市圖,製圖 / 旅讀建築)

結語

自此,綜觀臺北市舊城區,約略可看出建築外觀發展進程:

清代至日治初期,多由泥塑、紅磚及屋瓦構成立面,日治後期則是多元的面磚與洗石子取代了紅磚,戰後初期則有形式較簡單的面磚及斬石子,約莫1980年代,開始出現的鐵窗、突出式的廣告看板以及其他違章增建物及管線不當設置,這些並不屬於建築本體立面的的外掛元素們,反而淹沒了建築的原始立面,徒留下醜陋混亂的街景印象。

回望現代人對於老街的喜愛,是否真的源自懷舊情感?或許,我們喜歡的,是那個規劃整齊又乾淨的立面,以及認真看待街道景觀的精神。

小補充:日治時期建築樣式 v.s. 立面元素

以下將日治時期建築樣式分為四類:

日治時期建築樣式演變

明治年間(1895-1912)的建築,因處於統治初期,製材廠等基礎設施皆尚未完備,故建材均自日本本土運送,但臺灣天氣溼熱,木材比起在日本更易遭受白蟻蛀蝕,因此明治年間興建之木構造建築多未能留下,此時期僅有磚造及鋼筋混凝土造的官署建築留下。

大正年間(1912-1925)為西洋歷史樣式最為興盛之時期,因市街改正的實施,計畫道路上的店屋立面被改為「牌樓厝」,以磚造為主,立面形式仍然以三開間為主,並以泥塑裝飾山形或女兒牆,有時亦會將販賣商品類型加入裝飾,亦可將其視為最早的招牌。

昭和年間(1926-1945)隨時代推進,鋼筋混凝土建築已十分普遍,純粹的混凝土外觀對這時代而言太過單調,因此立面元素裡,紅磚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洗石子及面磚(化粧煉瓦)。
面磚(化粧煉瓦)雖於大正年後期便已開始使用,但到了昭和初期達到鼎盛,面磚之種類十分多元,建築外觀流行貼附磁磚作為裝飾,較常見有:

1.十三溝面磚(筋面磚)
2.抓紋磚(Scratch磁磚)
3.布紋磁磚(Tapestry磁磚)
4.粗面磁磚
5.布目磁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