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5文╱六島創意有限公司 林佾萱
文章一覽 / 2024 年 / 文章分類 / 都市。社群培力

【行動育成計畫】在都市裡,增加一些由下而上的驅動力

文╱六島創意有限公司 林佾萱

文字大小:

【行動育成計畫】在都市裡,增加一些由下而上的驅動力

「Be a DOER 呼叫都市行動派!」的正式名稱為「112年度臺北市都市再生行動育成實驗(以下簡稱行動育成計畫)」,是臺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為了培植「從零開始的都市再生行動」的一項專案。在行動育成計畫中,集結了具有公共參與意識的市民,帶著他們所關注的都市議題、對於社區的理想願景,和想要投入的行動構想。在每一期的計畫期間,將提供全面且專業的社區營造(以下簡稱社造)輔導課程、社區人際網絡,以及一份行動實驗金,讓初次進行社區實驗行動的參與者有豐富的基礎資源,順利踏出第一步。112年度的行動育成計畫從社區議題出發,並以創新的實驗行動落地於臺北市各個社區空間,為城市帶來新的活力,同時透過資源媒合、在地串聯的方式擴大影響力。

依據臺北的地方特色提出「都市型社造」

臺北市是怎麼樣的「地方」?在這個地方上又存在著哪些都市再生困境?儘管在一般大眾的認知中,臺北作為臺灣的首都,它擁有豐富的文化、經濟和社會資源,但在這個都會型社區中,我們也面臨著一些都市再生行動發展上的難題,如何鼓勵市民在這片土地上實踐公共參與行動並解決社區議題,需要面對一些挑戰。今年度我們分析臺北市的社造特性及社區議題,進而擬定策略執行培力設計,從「都市型社造」的視角思考,實現都市再生的未來發展目標。

「社區」一詞翻譯自「Community」,指涉特定地域內形成的一種社會社群、共同體,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互動和共享的價值觀。儘管作為現代都會發展至今,臺北部分地區仍存在地方政治、傳統社會連結,而更顯而易見的是,目前臺北市由多樣化的人口組成,包括本地居民、跨縣市求學就業的民眾和新移民等,這使得這座城市裡的社區議題更加複雜多元,比起1990年代傳統社造所側重的「在地文史脈絡」,串聯起地方社群是一個又一個的社區議題,因此,鼓勵公共參與更需要一個兼具包容性的平台,讓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都能參與討論和行動,促使來自各地的專業者透過不同的議題與居民互動、生根。臺北市正是由這樣多元的社區所組成。因此,臺北市的都市再生行動需要兼顧議題性與地方性,不可偏廢。

臺北市的都市再生行動需要兼顧多元議題。(Source:六島創意有限公司)

若本案目標是鼓勵提案者展開第一步行動,首先必須得先克服的問題便是如何將行動落地。本案預計招募的提案者具有各式背景,懷抱著在各自經驗之下看見的都市問題意識而來,因此比起培訓專業知能,使提案者在本案中體驗民眾參與的「實感」、初步建構進入公私部門合作夥伴關係則更為重要。在跨出第一步時,必須注意到台灣的動員資源不像西方的管道那麼多元,來自教會、基金會與慈善團體較少,也具有長期仰賴政策資源的傾象。然而除了政策資源以外,作為現代都會的臺北市,也擁有豐富的近代社會變遷下所增加的資源。因此,本案提出三個輔導提案者的方向。

從零開始民眾參與:多元的網絡連結及非主流經濟交換

當市民意識到都市問題時,在沒有任何資源及背景的情況下,要如何踏出第一步?除了等待政策資源以外,也有可以立即展開行動的新想像。近年來,臺北市的地方團體也有盤點身邊所擁有的資源,用近代社會變遷下所增加的資源試圖累積團體實力的傾向。近代社會變遷下所增加的資源例如:社會富裕化使得可支配資源增加(如:非主流經濟)、高等教育擴張導致專業人士增加(如:人才網絡)、專業改革者的出現等,都是行動初期可以幫助提案者能夠更靈活、有機地行動的現代社會資源。

地方團體不把資源限定在主流經濟的金錢交換,而是嘗試挖掘更多非主流經濟的資源管道,這些行動接近 Gibson-Graham所提出的多元經濟理論。除了資本主義社會之外,社會中也存在著許多非資本主義的經濟活動,像是家務勞動、禮物、志工服務等等非雇傭、非貨幣交易的經濟活動。

而關於人才網絡,儘管各組提案主題不同,但議題相近的提案者未來也可能透過議題而結盟,或是成為資源共享的關係,窮學盟、住盟等組織便是透過結盟而獲取資源的例子。

本案的輔導策略,將會以提案者們的行動者網絡連結,以及安排非主流經濟交換培力而展開。除了資金之外,我們嘗試在本案中提供多元資源,例如在任務挑戰包階段給予許多非主流經濟交換的行動選項,在拿到實驗金前先體驗靈活展開行動的方式,以及在內部成果媒合會時邀請發展至各個不同階段的學長姐團隊及顧問級團隊參與,連結臺北市各階段團隊甚至是中央級的資源。

內部成果媒合會,邀請臺北市各級正在參與社區工作的前輩擔任媒合委員。(Source:六島創意有限公司)

接近都市再生議題:改變空間及參與改善都市問題

改變空間這件事時常是充滿政治性的,在寸土寸金的都市地區尤其如此。在都市再生行動之中,常常會涉及到對於空間的改變。另外,「都市再生行動」是為了面對都市問題(社會、政治、經濟)所帶來的挑戰而發展出的策略,最終目標是讓社區決定自己的事,擁有勇於決策、承擔的主體性。以這些定義為基礎,我們開始發想培力方式。

然而在構思培力方式時,我們發現到當市民正在做改變空間的行動時,他們不一定會認知到自己正在參與政治、進行都市再生行動。這是由於都市再生的議題具有多樣性,以及人們時常在尚未具有都市再生意識時便開始著手進行自身感興趣的專案,而自我實現之餘非本意的改變了都市空間。本案的輔導策略,將會圍繞著培養都市再生知能的方向展開。在徵件階段,我們以軟性都市主義為準則盤點徵件議題,並保留邀約顧問及陪伴員的彈性,確保參加者皆能在本案中獲得所需培力。另外透過任務包實作的機制,讓參與本案的提案團隊們能夠依據自身主題主動探索,卻保有一定程度的地方資料蒐集邏輯,嘗試最大程度地讓實作的內容可以跟地方緊密連結,且在執行過程中能夠意識到這些事情都與都市再生相關。

廣招各議題及地域的陪伴員擔任輔導角色,圖為在木柵忠順廟廟埕舉行的說明會。(Source:六島創意有限公司)

預備成為公私夥伴:認識公共事務參與管道,引薦公私部門資源

除了基進的民眾參與之外,不可忽視的是台灣推動社區營造的脈絡,由上而下的政策資源仍然屬於公共參與的主流方法,也是提案者真正成為一個團隊以後,進入既存組織體系的主要方式。

在實務上,以專案規模引導地方團體發展的確是很有效的。地方團體在發展初期考量到資源以及成員的技能,會傾向以小規模的補助案累積經驗,使成員在完成專案的過程中「練兵」、累積自信心,並將這些成果作為自身團體的業績,以利在未來將更多政府資源引進地方,在行動中逐漸摸索屬於團體自身的公私夥伴定位。

因此本案的輔導策略繼承前屆都市再生行動育成實驗的做法,並加強銜接目前已有的行動網絡,除了前述的內部成果媒合會上邀請各政策資源的長官以及正在進行臺北市都市再生相關行動的團體外,我們也將公私部門的架構、各項資源補助案及各案的核心目的統合爲一份指引文件,在半年的培力課程過後交予提案團隊。

從前述對於都市再生的論述中,我們可以得知「公私部門夥伴關係」及「民眾參與」的方式能夠讓都市再生的過程產出更細緻的規劃,在執行的途中,我們遇見許多充滿動力的團隊以及用心給予團隊建議的陪伴員,成為推動從零開始都市行動的最大參與者。在下一篇文章,我們將說明培力機制的執行面是如何設計,呈現這半年來所走過的培力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