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文/雄本老屋規劃有限公司 蕭定雄、吳欣融、鐘佳陵、徐菀臨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2023 年 / 文章分類 / 都市。空間活化 / 台北好好生活

溫羅汀街區水圳脈絡的公共空間與未來發展/專訪經典工程主持人劉柏宏

文/雄本老屋規劃有限公司 蕭定雄、吳欣融、鐘佳陵、徐菀臨

文字大小:

溫羅汀街區水圳脈絡的公共空間與未來發展/專訪經典工程主持人劉柏宏

在溫羅汀街區的巷弄間,聚集了許多獨立書店、咖啡廳與小型展演空間,行走時就算不刻意窺探,也能聽見音樂表演、沙龍講座等文化活動在各自的角落恬然綻放。再往東走幾公尺,跨越影印店前忙碌的斑馬線,空氣中就盈滿了臺大學生的青春笑語,而田徑場上的慢跑者清晰可見。

交通繁忙的新生南路一側,是「大灣生態草圳」計畫下的水圳意象人行道。
 Source:李宜霖攝影)

自從新生南路三段的圍牆拆除後,校園邊界視野變得開闊,取代原先牆體的是碧草如茵的親水步道。這條約 600 公尺長的綠帶是「大灣生態草圳」的一段,旨在復原都市中的水路紋理,引入新店溪原水,成為臺大醉月湖的可靠水源;同時也串聯大安森林公園、臺大校園、寶藏巖與蟾蜍山等綠色基盤,打造出具有連續性的都市綠帶。

「大灣生態草圳」的目標,是串起仙跡岩、蟾蜍山、寶藏巖、臺大校園、新生南路三段親水步道與大安森林公園等綠地,創造出具連續性的城市綠廊。
(Source: 雄本老屋規劃有限公司提供)

本輯台北村落之聲邀請了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的主持人劉柏宏老師,與我們分享計畫推行的過程與挑戰,以及水路的開放將如何牽動城市生活的生態轉型。

本輯台北村落之聲團隊前往採訪經典工程主持人劉柏宏老師(左二)。
 Source:雄本老屋規劃有限公司提供)

打造「水路城市」的願景

位於臺灣大學西側的溫羅汀街區,在日治時期作為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1] ,曾是一望無際的阡陌良田。流淌其間的瑠公圳與霧裡薛圳灌溉出金黃稻穗,堀川岸旁栽植楊柳杜鵑,而後者到了戰後更名為「新生大排」。[2] 隨著都市發展與人口增加,大多圳道被填平、加蓋,或轉為地下箱涵,居民記憶斷層,專家學者只能從歷史地圖與蜿蜒巷弄推敲出過往的水路。

都市生活與河川的徹底切割,抹去了臺灣從農業社會一路發展至今的歷史紋理。以水泥搭建房屋、瀝青覆蓋土壤的「水泥叢林」無法及時吸收豪雨,導致地表逕流時常聚集成災;夏季柏油路吸飽了熱辣陽光,密集高樓又阻擋空氣對流,城市於是成為「熱島」,冷氣似乎是維持舒適生活的唯一解方。針對此現象,劉柏宏老師提出了「水路城市」的願景——期許未來能將埋藏於地底下的河川打開,營造冷島效應,同時也讓城市居民重新「看見」水路對城市生活的重要性。

要將水路解放,需要公、私部門資源的合作與投入。劉柏宏老師回憶起剛接觸此議題時,總是以「低衝擊開發」的視角看待工程,儘管能減少開發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卻始終無法以大範圍、朝向自然的方式解決問題。直到提出「2030 新北市大河願景」時,他才真正落實了「都市總合治水」[3] 概念:將水路議題、生態復育與城市土地利用結合,與治水委員會、周邊學校、居民與地方組織溝通協調,整合各領域專業,共同擬定出最適切的方案。「大灣生態草圳計畫」也是一例。此項工程從舟山路生態池延伸至大安森林公園,復刻堀川的軌跡,將水路與公園結合,為當地居民提供一條寧靜舒適的散步空間。

經典工程於 2019 年協助臺北市工務局水利工程處舉辦「景美溪,和你在一起的 365 天」走讀活動,帶領居民認識河川環境,參與環境營造過程。
 Source: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提供)

「面對大自然,每個人都有刻在基因裡的嚮往。」劉柏宏說。經典工程為新生南路三段原有的樹木做健康檢查,擴大樹穴、提供充裕的生長空間。不同於過去以水泥築堤的做法,這段水道以天然石材砌成,堆疊的縫隙間不僅能供生物躲避歇息,降雨時也能蓄積逕流,減少路面積水,達到「海綿城市」的功能。此外,有綠樹與溪水流經的城市綠廊也能改善都市裡的熱島效應。

建構地域水文意識與紋理

關於大灣草圳計畫的起因,劉柏宏老師提到,是當時大安森林基金會的執行長郭城孟老師與文史工作者共同提出的構想,[4] 希望能在新生南路重建水路景觀,串聯起臺大校地與大安森林公園。與地域社群討論過後,最終決定以大安區的舊稱「大灣」為名,結合代表生態工法的「草」字,將本案定名爲大灣草圳。

劉柏宏老師(右)與郭城孟老師(左)於完工後的新生南路三段合影紀念。
 Source: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提供)

為了詳細瞭解居民的使用需求,2018 年大安森林基金會攜手經典工程舉辦了六場大型工作坊,邀請當地居民、學校、非政府組織等地方團體共同參與。參與者踩上佔據 2/3 個活動中心大小的地圖,藉此認識藏在地底下的河川。儘管大部分的圳道已然不可見,從部分彎曲的街巷仍然可以看出過去的水路紋理。在工作坊中,居民對工程的疑慮也一一得到回應,如樹倒誰來扶?大雨時會不會淹水?等維護面的細節。

大灣生態草圳工作坊中,邀請參與者親自踩上地圖,感受地面下的水路紋理。
 Source: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提供)
       

與地方組織達成共識後,計畫隨即進入與臺大校方的討論階段。新生南路三段的人行道,同時具備了法定機車停車位的功能。因此在使用這塊土地時,經典工程提出了配套措施,協助校方設計「碗狀」停車空間,讓車輛在校地邊緣即進入地下停車場,達到校園內無車的目標。此外,也與校方協議將機車停車費用降至最低,避免影響到學生的使用權利。

「大灣生態草圳」計畫推行前,新生南路三段人行道曾是臺大校園的法定停車空間。
 Source: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提供)

經過充分的協調與討論,經典工程在前年完成大灣草圳第一期工程。如今,新生南路三段不再有圍牆與機車,但老樹仍在,舊時的堀川也以「水圳意象」重生。

距離大灣生態草圳不遠的溫州街 45 巷,也保有水圳的零星片段。這口明渠名為「九汴頭」,是霧裡薛圳一分為三的樞紐,因其周邊建築老舊、停車雜亂、土地閒置等問題而將面臨都市更新。開放水路在此案中曾是土地開發利用的阻礙,卻也會成為未來更新計畫的核心——配合霧裡薛圳水路,規劃出相應的人文與生態景觀。

溫州街巷弄間的「九汴頭」明渠,是目前少數仍開放的歷史圳道。
Source:雄本老屋規劃有限公司提供)

劉柏宏老師指出,溫羅汀街區水圳公共空間的設計,重點在於建立「水的紋理」,讓居民從中感受到水圳的空間脈絡。從新生南路的水圳意象、鳳城燒臘旁的雨水花園,到溫州街巷弄中的九汴頭明渠,儘管有的保留舊有歷史,而有的被賦予全新意義,卻都是對於水圳存在的提醒。

溫羅汀街區內的水圳紋理。(Source:雄本老屋規劃有限公司提供)

模式語言的轉譯:從水的紋理跨越到生活紋理

在新生南路三段的水圳意象工程中,經典工程置入了「綠茵街道」[5] 、「水池和小溪」[6] 和「戶外設座位置」[7] 等模式語言: 與柏油路面相比,栽種綠樹青草的道路排水性較佳,且可降低 10 14 度的氣溫,對行人而言是更適合散步的空間;幾座步行橋和水岸小徑能增加水的互動性;而面向街道、遮陽避風的座椅能吸引居民閒坐社交,讓「失而復得」的水路融入當地日常生活。此外,經典工程在工作坊中也邀請參與者動手建造模型、表達出想像中的水圳空間,將居民的需求轉換成特有的模式語言,以貼合實際使用情形。

新生南路三段的親水步道旁栽種細葉桉、佈置幾張長凳,讓水路自然地融入城市生活。
 Source:雄本老屋規劃有限公司提供)

然而,水路紋理要如何融入不斷變遷的都市空間?

劉柏宏老師進一步分析,「要銜接水路與都市空間,需考量到周邊環境與生活脈絡的連續性。」談到臺北市都更處今年正在推行的「生活巷弄計畫」,劉柏宏老師建議為每個街區建立專屬的模式語言,仔細盤點當地生活紋理,避免更新過程中抹去了地方文化特色。除此之外,也應促進街區新舊產業交流,讓傳統生產模式與現代消費型態接軌。舉大同柴寮仔為例,經典工程曾在當地建立「小柴屋」,媒合設計師、木材匠師與文創產業,串聯當地社群,幫助老舊街區再生。若能將生活巷弄計畫的範圍擴大、時間拉長至三年以上,就有機會建立「準則」,供計畫以外的其他街區推展更新計畫時參考。

城市生活與水路紋理交織的未來

隨著臺北人口外移,都市發展的首要目標不再是擴展居住空間,過去被埋藏於建築基地與道路下的水道也能重回地表。「大灣生態草圳」只是一個開端:劉柏宏老師的願景,是在復原河川的同時,也讓周邊山林的綠手指伸入城市街道;未來進行都市再造時,也能夠保留水路位置、打造綠化的開放空間——讓水路的意義從灌溉農地,轉化為屬於這個時代的生活軌跡。

當綠地彼此串連,一隻誕生於仙跡岩的小松鼠,在短短的生命歷程中可以品嚐到蟾蜍山上老雀榕的果實,可以在寶藏巖的彩繪牆面留下爪印,也或許會躍過椰林大道的樹梢,在大安森林公園找到另一片家園。

 

[1]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所(1920)。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https://reurl.cc/p6OXKZ

[2] 臺北市大安區公所(2011)。臺北市大安區志(頁206-207)。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https://reurl.cc/AAoDb3

[3] 指透過低衝擊開發的水流調節設計,「創造出高透水、低洪災、生態節能的都市水環境。」下水道工程處(2022 8 10 日)。推動都市總合治水政策 營建署:提升整體防洪能力。內政部營建署。https://reurl.cc/eDr2pM

[4] 喚醒城市水記憶-新生南路 3 段水圳意象重現暨人行景觀美化工程(2022)。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https://reurl.cc/11yzO8

[5] 克里斯多福・亞歷山大(1994 11 月)。建築模式語言,(頁270)。六合出版社。

[6] 克里斯多福・亞歷山大。建築模式語言,(頁328)。

[7] 克里斯多福・亞歷山大。建築模式語言,(頁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