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文/吳振廷 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助理教授;畢思琦 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博士生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2024 年 / 文章分類 / 里裡外外 / 都市。觀察筆記

晴雨庇:從騎樓、遮陽板到遮雨棚

文/吳振廷 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助理教授;畢思琦 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博士生

文字大小:

晴雨庇:從騎樓、遮陽板到遮雨棚

臺灣的毒辣太陽與多雨潮濕,讓行走在島上的我們都在尋找一塊陰影,得以舒緩心中的煩躁與焦慮。騎樓、遮陽板到遮雨棚等半戶外空間,提供行人一個短暫安身立命的場域,姑且稱之「晴雨庇」。庇,甲骨文、金文中象屋頂屋墻之形,形與房屋有關,引申為遮蔽、保護,庇蔭之意。從外在的建築形式到內在心理空間的一種保護。本文談的「晴雨庇」是一個遮陽蔽雨的系統,主要分類有一、設計於建築上方的遮蔽設施,除了遮風擋雨之外,大太陽時也具備遮陽、降溫的效果,為附屬建物。二、「騎樓」,即居室前加走廊的「外廊式建築」,一樓大門前留空作人行道,可供行人來往時遮陽擋雨,是臺灣人行道的原型。綜合上述「晴雨庇」系統關照著人的身體、居家、半戶外空間到公共空間。

|氣候與都市景觀的因果關係

氣候、地形、水、物產等都影響著都市景觀,亞熱帶臺灣城市景觀氣溫高,濕度大,建築物開口多,防日射、雨淋、求通風,修建遮陽板及遮雨棚,形式上對「日照」及「雨水」的控制,例如:較深的遮雨簷可以遮蔽夏天的強烈陽光,或是理想的遮雨棚帶來舒適的通風與採光,這些應對長年臺灣氣候的建築設計,形成了臺灣特色的都市景觀。因為雨遮、雨庇,人所處在家裡得到健康舒適,外牆延伸的遮蔽設施像是一個大手,為居家空間增添外部的安全感。而臺灣騎樓的半開放空間,讓行人不必與車爭道,不受困於豔陽或雨天,其連續性的頂蓋提供了行人適切的保護。這個空間從私領域向外延伸至公領域,給予人們心境上的安全感。

|都市行動的網絡關係

人在都市需要能順暢的移動,「騎樓」是行走的路徑中的關鍵載體,提供行人移動空間的串聯、指引亦是臨時的駐留。騎樓與街道相依並存,彷彿身體的血管一般,帶動著都市的生命力。以街廓為城市的肌理,騎樓為街廓的通行空間,串聯了空間(出發地)與空間(目的地)。多數人行進以騎樓作為優先選擇,騎樓便有了指向性。除此之外,在流動的過程中,行人得以在其中稍作休息停留,亦是約定、等候的臨時庇護空間。然而長年以來,騎樓中堆放私人物品,違規攤商占用空間使行人路權備受威脅,因空間受阻導致行徑的斷裂,行人喪失自由與安全感,悖離「晴雨庇」的初衷,因此維護「行人路權」成為當今臺灣縣市治理的重要議題。

|地方文化的櫥窗

半戶外的公共空間易形成人際交流場域,人潮帶來商業契機,高密度的經濟行為成了都市榮景的表徵。從臺灣都市歷史脈絡來看,臺灣市街發展與騎樓文化息息相關,例如臺北大稻埕、鹿港老街、新化老街等,皆是由騎樓串聯著店家,人們沿街的消費活動造就了當地的獨特文化。大稻埕為臺北歷史最悠久的物資集散中心,從洋行貿易的南北雜貨到新創事業的微型聚落,成為臺北最有代表性的歷史街區;中壢中平商圈因服務東南亞的移工,騎樓攤販招牌全是外文形成濃厚的異國風。由此可知,騎樓成為了地方文化的櫥窗,遊逛騎樓可清楚掌握地方特色。此外,騎樓空間在臺灣文化中有約定俗成的利用模式,既有法定的公共性卻牽涉著私人的利益,因此騎樓往往群聚許多攤商形成非正式經濟,換言之,提供非主流或經濟弱勢族群的另一種庇護。

大稻埕的立面騎樓展現百年繁華的年代(吳振廷提供)

中壢中平商圈的東南亞語的招牌揭示外籍移工的消費文化(吳振廷提供)

「晴雨庇」提供臺灣都市景觀一種包容性及彈性的庇護。透過一座座伸出的廊簷,發揮良好的遮陽蔽雨效果亦提供行走與等候的空間,在此反映臺灣都市回應氣候挑戰時的結果。騎樓讓人在都市可以自由的移動及產生多樣化的經濟活動。因為頂蓋的保護,人可以很安全的行走流動;因為沿街廊道的指引,順利地穿過一個個街廓;因為公私領域的界定,創造更多水平空間的聯繫;因為彈性,形成模糊的空間利用,騎樓中「合法」的租用及非法的佔用、聚集了不同的使用者,又因店頭多樣的業種樣態,讓地方文化櫥窗精彩上架,庇護著混合的文化樣貌。「晴雨庇」不只是一種因應氣候的建築形式,更是人們在都市中不可或缺的庇護所在。

店家的小小雨遮提供駐留,豐富了街景。(吳振廷提供)

 

參考文獻

  • 李乾朗(2021.01.30)「台灣街屋的亭仔腳與騎樓(上):因應多雨氣候而生成的走道」,財團法人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2024.06.27取用)
  • 李乾朗(2021.01.30)「台灣街屋的亭仔腳與騎樓(下):騎樓,是街屋『侵入』還是『讓出』街道?」,財團法人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2024.06.27取用)
  • 簡旭伸、白豐誠(2022.11.07)「潮濕與乾燥構成的當代生活」,眼底城事。(2024.06.27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