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2文/ 林承毅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2024 年 / 里裡外外

屬於台北城外的陽台路上觀察 (下)

文/ 林承毅

文字大小:

屬於台北城外的陽台路上觀察 (下)

士林北投-台北城外的陽台路上觀察

如果以「宜居」這項條件,來詢問全體台北市民,我相信絕對有高比例的人們告訴你,不就天母與民生社區嗎?確實是如此,但如果探究主要原因,人們對於宜居的條件,除了是在交通區位上有著「離城不離塵」的特性之外,是否有足夠的公園綠地、醫療設計、教育資源以及親山綠水,都會是條件,也確實靠山有水,位於士林北投交界的天母地區,以及靠河規劃完善的松山區民生社區,就這樣成為大家心中的宜居之地,但其實不僅止於此,包含台北的內湖、文山、南港等地,都有類似條件的地方,而這也是我一直認為台北市看似是一處繁華大都會背後的多樣性,因此,接下來就讓我們透過路上觀察的方式來走看我們俗稱的「北區」士林、北投兩區,從而思考陽台振興的可期未來。

如果你搭著捷運紅線由台北車站出發,大約只要十分鐘不到時間,當你看著列車穿過淡水河,看到遠處雄偉的圓山飯店,你就進入了該區的領域,可說從劍潭站開始,一路到關渡站,約十一站,20分鐘的捷運車程,都屬於士林北投兩區的行政範圍,兩個行政區,居住了五十萬的人口,雖又各自分為七個次分區,生活圈高度重疊,而在民國57年之前,士林北投都屬於獨立鄉鎮,而在後續併入台北市後,在人口及環境設施上都有高度成長,因此,在多重條件之下,成為許多年輕家庭,甚至退休族群的居住首選。

尤其是當中的天母蘭雅石牌地區,不僅有著該區普遍的公園綠地,更因有早期為美軍及外僑居住之地,在城市規劃、消費,以及生活風格上獨樹一格,當然配合上該區有著多家醫院,依山傍水,生活機能完整,再加上區域位於大屯山系的背風面,有其為靠山,所以屬於台北市區裡頭,雨量相對少的區域,而造就其優渥的居住環境,長年生活並居住在這個區域廊帶之間,而有了一些觀察,如果你要問我,是否有特別之處?

還是要說,台北市的普遍高屋齡,緩慢更新的狀態,其實每一區差異沒有想像中來得大,而如果要單就從「陽台」這個物件來進行觀察,其實只要你搭著捷運紅線,一路往淡水出發,過了劍潭之後,就會明顯發現,無論是遠處景象,路線下的街景都與剛剛來的市中心有所不同,離山近了,樹林與公園綠地變多了,這時候如果再朝著兩處的環境探頭,稍微打量比較一下,就可以發現陽台上雖然不少仍設計鐵窗,但是有高比例在露台上種植花木與盆栽,因而讓房子的前後顯得綠意盎然,而如果選其中一站,芝山?明德?甚至往上一點的石牌與奇岩,走進去巷弄內,更會發現,隱藏著許多的公園綠地,裡頭有著先進的共融式遊具設施,而周邊的居民,也許因為對面就是大公園,引發了居民對於自然的興趣,因此許多都種有植物,與外頭的公園有一種呼應之意,著實產生一種延伸感,這是在都市裡頭相對比較少見的,不僅如此,高樓層的居民,習慣把窗戶改造成一面式,因而想有一個大面景,但仔細看,許多都是在早期改造陽台外推而來,因此,陽台消失了,但獲得美景,應就是在這樣之下的思考。

而在這樣之下,確實能獲得景色及額外的空間,但也因此,少去了能與外頭自然街景互動的機會,晨昏的鳥鳴聲,氣候較為舒適時,因無法開窗讓空氣對流,失去了即使在家中生活,也可同步進行內外連結的契機,當然從另一方面也看到一些嶄新的做法,那就是因著周邊環境,而設計可開啟的外窗,讓人可透過陽台接近外頭的自然,尤其在秋日的清晨時分,或者是在仲夏的夜晚,帶著一本書,或泡著咖啡,迎著涼風,來到陽台上所設置的桌椅處,聽著鳥鳴,感受到綠意,一個人待上好一陣子,這樣有品質的生活模式,也回應了區位的特色,並滿足疫情人們對於山林自然的依戀感,雖然出現這樣的做法,依舊仍是少數,但或許從這些先驅者行動可預見陽台再利用的新曙光,當然這絕非士林北投所獨有,在台北市境內有多處行政區都漸漸具有這樣的條件與機會。

陽台的未來想像

經過前幾年的疫情,讓我們更意識到,「人終究離不開自然」,而陽台的存在正賦予了這樣一個想像與機會,透過這樣中介體的存在,讓人不要只顧守在自己的舒適城堡裡頭,而失去了與周邊、自然與環境之間的連結,甚至使成為純粹儲物,或者閒置的空間使用,而隨著戶內人口的降低,台北市老齡化的情況加劇,許多居住在台北市的住戶,面臨家戶狀態的改變、價值觀的翻轉,將引動空間居住配置的調整,這將是一個新契機,能否重新思考,並給予新的定位,從過去的封閉,甚至消滅,改為開放並賦予功能,找回陽台,不僅是讓居住空間更為完整,並給予嶄新的定位,使其能好好扮演,人與人,人與地,人與環境之間的中介場所,不僅能拉近人與自然,也能創造一個嶄新、屬於台北這座城市近郊的新生活型態,無論是種花也好,養動物也好,甚至設置桌椅、瑜伽設施,或者成為一處靜心沈思、舒心之域,當陽台重新被找回,應著居住者的心念而設置並注入嶄新的場所精神,屬於這樣的再生行動,將掀起一段令人期盼的都市居住新生活運動。